您现在的位置:苏州男科医院_苏州男科哪家好_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【医保定点】 > 医院动态 >

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戴氏针灸:“冬病夏治” 之三伏灸

时间:2016.07.02 点击数: 64 次

  “冬病夏治”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,它是根据《黄帝内经》中“春夏养阳”的原则,利用夏季气温高,机体阳气充沛,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,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,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。中医认为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较盛的时间,此时采用灸法灸相应穴位可以达到温阳利气,驱散内伏寒邪,使肺气升降正常,温补脾肾,增强机体抗病能力,从而预防和治疗相关系统的疾病。

  什么是三伏灸?

  “三伏灸”起源于秦汉、被称世界上较早预防医学手段,系在全年中阳气较盛的三伏天,以艾灸或隔姜灸的方式在相应穴位进行热疗刺激,促进血脉运行,疏通经络,以达到养身调理的效果。而“三伏灸”中,“隔姜灸+艾柱”是较传统。隔姜可激发穴位功效使叠加,更好的发挥三伏灸温阳利气,理气驱寒的真正。

  三伏灸适合哪些人?

  素体阳虚的人群

  阳虚体质的人临床表现为:面色苍白,气息微弱,体倦嗜卧,畏寒肢冷,全身无力或有肢体浮肿,舌淡胖嫩边有齿痕,苔淡白,脉沉微无力,多因先天禀赋不足、加之寒邪外侵或过食寒凉之品、忧思过极、房事不节、久病之后而发病。发病倾向:易患痰饮、肿胀、泄泻等病,耐夏不耐冬,易感风、寒、湿邪。

  脾胃阳虚体质的人群

  脾胃阳虚体质的人临床表现为畏寒怕冷,不能吃生冷的东西,容易胃疼胃胀,拉肚子。脾是人的后天之本。食欲下降;手脚冰凉;肢体浮肿,脾是运化水湿的,如果脾阳虚就会运化不了水;胃痛而且喜温喜按,隐隐约约的痛,而且痛的时断时续;纳少腹胀,腹痛绵绵,喜温喜按,形寒气怯,四肢不温,面白不华或虚浮,口淡不渴,大便稀溏,或见肢体浮肿,小便短少,或见带下量多而清稀色白,舌质淡胖或有齿痕,苔白滑,脉沉迟无力。

  肾阳虚体质的人群

  神疲乏力、精神不振、活力低下、易疲劳;畏寒怕冷、四肢发凉(重者夏天也凉)、身体发沉;腰膝酸痛、腰背冷痛、筋骨萎软;小便清长、余沥不尽、尿少或夜尿频多;听力下降或耳鸣;记忆力减退、嗜睡、多梦、自汗;易患腰痛、关节痛等;易患骨质疏松症、颈椎病、腰椎病等;虚喘气短、咳喘痰鸣;五更腹泻,或者便秘;身浮肿,腰以下尤甚,下肢水肿;须发易脱落、早白;形体虚胖或羸瘦;反映在面部则色青白无光或黧黑。

  戴氏针灸创始人

  戴月华

  戴氏针灸创始人

  针灸科主任